人们追逐时尚,对美却浑然不知
2007 年马可“无用之土地” 秀的现场展示
三联生活周刊:在第一夫人的着装上,我们看到了与“例外”和“无用”不太一样的风格。你此次的设计灵感是什么?在给专人做设计的时候,你的出发点是什么?
马可:这是我首次尝试为专人设计,专人设计在我的理解是:在符合设计师个人审美、价值观的前提下,为特定对象提供适合其需求的服装服饰。彭女士一直非常关注环保和公益,也身体力行地参与了很多公益活动,这与我的设计理念很接近。
设计时会结合穿着者的气质及形体特征来考虑,但如何体现“第一夫人”的身份并非重点,相比之下,我认为如何呈现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内心充满柔情和力量的、成熟睿智的中国现代女性形象更值得探索。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一个设计师——无论是工业设计师,还是时装设计师,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功能性/实用性”服务的,要兼顾“他人”,这是设计与艺术的差别。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师是一个与“消费主义”相联系的职业,但你总是倡导人们回归自然(不论是“奢侈的清贫”,还是“吾土吾民”,都体现了这一观念)。如何处理这两者(消费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的悖论?
马可:如今,我们已经不能完全回归到百年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消费几乎是一种必需。但消费与自然主义其实并不矛盾,关键是人们只购买必需的东西,停止不必要的消费。圣严法师曾劝谏世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如果大家都能厘清需要和想要之间的区别,把物质需求降至最低,对于全球生态,这无疑是一种福音。
即便是购买行为本身,买什么、不买什么就是人们可以选择的态度。姚明做公益广告号召大家拒食鱼翅时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是一个“购买即投票”的时代,购买不应是出于一时冲动,而应是谨慎的选择,把选票投给良心品牌,支持那些不以商业利益为先、真心关注大众健康及践行环保的品牌。
三联生活周刊:“时装与服装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你如何看待“时装”与“服装”的差别?服装承载的概念是怎样的?希望通过设计表达的是什么,是“过程”、“互动”还是其他?
马可:差别就是前面说的“需要”和“想要”,给大家一个小窍门来判断二者之间的区别:“需要”的东西是一旦拥有即内心满足,会倍加珍惜,不离不弃,相伴到老;“想要”的是拥有后仍不满足,内心还想要更多。“服装”是人人需要的东西,但并不需要很多,一年四季各有几套足矣,但“时装”更多出于欲望,或是自我表现,或是向外界证明,或是为吸引眼球……欲望永无止境,不懂得节制便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三联生活周刊:你在接受采访时说:“30岁以前是想明白‘我’到底是谁,30岁以后是如何让这个‘我’消失。”你是如何将这个“无我”的概念贯穿在你的设计之中的?
马可:需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来践行。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时时刻刻在反映着自己的心灵状态。设计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工作,设计师投入什么,作品就会反映出什么。是对名利的欲望还是对人和世界的关爱和祝福,都会清晰地呈现出来。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第一批走向巴黎的中国设计师,也是第一个走上高定舞台的中国设计师,获得了很好的国际认可。我们知道,日本时装业的崛起,缘起于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等设计师在巴黎的崛起。你如何看待中国设计师现在所处的阶段?
马可:目前的世界已经不是上世纪8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了,全球人类不得不同时面对过去200年工业疾速发展所带来的严峻的环境危机和社会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要渡过危机,无法依赖造成此危机的思考方式”。这危机让全世界的人们深切地意识到:我们是一体的,无论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大都市还是小乡村,我们彼此互相依存,不能取代。个性时代将要结束,共生共荣的共性时代即将开始,中国设计师在当今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与上世纪日本设计师的崛起完全不同,将会对未来世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三联生活周刊:你参加巴黎高定周的时候,也有人说,你的设计不符合“高定”的定义,但也有人认为,中国具有高定的传统。你如何看待中国服装的传统?哪些传承在你看来是宝贵的,传统的哪一部分对你的影响最大?
马可:“无用”是不是“高定”根本就不重要,换言之,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是难以用既往的概念来定义的。在创作时我从未考虑过“高定必备的条件是什么”,仅仅是跟随自己的内心来表达我所关注的对于人类最为本质的东西。
服装与音乐、文学、绘画、书法等一样,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中国传统价值观才是真正令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不曾消失的精神内核。所谓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实质上就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近年来的国学热也正反映出大众对于古圣先贤的思想精髓的迫切需求。
价值观才是方向,中国人从来都不缺乏创造力。
三联生活周刊:你所理解的“美”是怎样的,怎样的东西在你看来是“奢侈”的?
马可:以前有感而发时曾写下一句话:“人们追逐时尚,却对美浑然不知,孰知:真正的美与时间无关,跨越千百年却永不褪色。”我所理解的美即永恒的经典,历久弥新。
诚实正直、甘于清贫最为奢侈,一个人可以做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联生活周刊:在外界的眼中,你是低调的“隐士”。但在一些发言中,你不止一次地提到“设计师的责任”。“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你如何取舍?你如何看待自己现在的状态?
马可:创建“无用”的初衷的确是想做个远离商业的艺术家,当时,艺术的大门也似乎向我敞开了。巴黎发布会后我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来思考未来的方向,这是我人生中面临的最重大抉择之一。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做艺术家的想法,做艺术家是一条独善其身的路,而做公益才是兼济天下之举。
在国内外的乡村之旅中,我看到了与城市迥异的状况,还有那么多人连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都不具备,这与城市里普遍存在的浪费和高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一直在苦苦思索怎样能使城市和农村的人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都活得更加充实和幸福。最终决定做公益。“无用”是一个致力于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的公益性团体,其目标在于通过手工精心制作的作品向世人倡导:过自求简朴的生活,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由。
我现在很好,虽然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非常不容易的路,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吸引更多的与我志同道合的人。因为我一直对人性充满信心,我坚信每个人心底里都存有足够的善意和良知,只是有些被外境的污染覆盖了。只要有人以正向的行为来感召,终于会被引发出来。这世界上无论国籍、种族、身份、收入有何差异,所有人内心最本质的需求都是一样的,我们内心最渴望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爱,物质仅是在此无法满足时的另一种变相寄托罢了。而这种对爱和幸福的渴望无法通过“自利”来实现,只能通过“利他”——向他人付出才能达成。
人类来自大自然的创造,祖先也告诫我们“敬天爱人”。大自然创造的70亿人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大自然孕育了无法计数的生命物种,没有哪一个能够独立存在。
上一条新闻:无为之用
下一条新闻:第一夫人的启蒙效应:中国时尚的力量和隐忧
更多关于时尚 美 的新闻
最新文章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中国正在成为2014-02-19
- 全国各界积极响应国务院常务会议精2014-02-18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2014-02-18
- 苹果产品设计教父眼中的4大科技发展2013-10-28
- Jony Ive 谈工业设计师如何炼成:做2013-10-28